培養(yǎng)目標:本專業(yè)培養(yǎng)具備地理學基礎知識,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、基本知識和基 本技能,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(yè)技能訓練,能在科研、教學、企事業(yè)單位和政府相 關部門從事地理信息科學的研究、教學、開發(fā)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科技專門人才。
培養(yǎng)要求:本專業(yè)學生主要學習并掌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(yè)的基本理論、基本知識和基本 技能。
畢業(yè)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:
1.掌握地理信息科學、信息科學、地球科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;
2.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方法與應用軟件、遙感圖像處理和地學信息提取技術、衛(wèi)星 導航定位系統原理與應用,具有空間分析和數學建模的基本能力;
3.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,了解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領域研究發(fā)展前沿,能熟練地運用地理 信息系統遙感與衛(wèi)星導航定位系統技術解決地理學中的信息采集、分析處理和決策支持相關 問題;
4.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,達到規(guī)定的等級。
5.具備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,具有創(chuàng)新意識和協同攻關能力,能在教師指導下從事地 理信息系統設計、開發(fā)或具體應用;
主干學科:地理學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遙感。
核心知識領域:地理信息系統理論與應用、遙感科學與技術、地理學、地圖學、空間數據庫、衛(wèi) 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。
核心課程示例:
示例一:地球科學概論(96學時)、地理信息系統原理(48學時)、GIS設計和應用(64學時)、 網絡基礎與WebGIS(32學時)、地圖學(48學時)、地貌與自然地理(32學時)、遙感概論(48學 時)、遙感圖像處理與實驗(80學時)、衛(wèi)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(32學時)、空間數據庫(32學 時)。
示例二:地理信息系統原理(54學時)、地理信息系統技術(72學時)、地理信息工程(54學 時)、地圖學(72學時)、空間定位技術(54學時)、遙感概論(54學時)、遙感數字圖像處理(72學 時)、C語言與程序設計(72學時)、空間數據結構(72學時)、空間數據庫(72學時)、計算機圖形 學(72學時)、GIS算法基礎(72學時)。
示例三:自然地理學(88學時)、人文與經濟地理學(48學時)、地圖與測量(88學時)、衛(wèi)星 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(32學時)、地理信息系統原理(56學時)、地理信息系統軟件應用(72學 時)、地理空間分析與建模(48學時)、地理信息系統開發(fā)與編程(48學時)、遙感概論(48學時)、 遙感數字圖像處理(48學時)。
主要實踐性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:測量學與地圖學實習、面向對象程序設計、空間分析方法與應用、遙感 圖像處理、科研訓練、畢業(yè)論文(設計)等。
主要專業(yè)實驗: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實習、地理學綜合實習。
修業(yè)年限:四年。
授予學位:理學學士。
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(qū)三星路11號
官方電話:0816-6285106,0816-6285111,0816-6285222